A:
在職研究生大體上分以下幾類:
1、1月份的MBA、MPA、MPACC、MEM和法律碩士,雙證(包含學位證和學歷證),也是最難考的,通過率極低。其他的都是單證。
2、5月份的考試是在職人員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考試,這種考試形式是先入學,后考試。一般情況下為免試入學,參加研修班,修滿學分后(一般3年左右)參加每年五月份的考試,通過后可以獲得碩士學位證書,通過率較低。專業上都是學術性專業,如經濟學、工學、哲學等200左右個專業。
3、10月份的全國聯考,是包含GCT在內的在職研究生考試,其形式是先考試后入學。在你通過“十月聯考”后,可以開始在職研究生課程的學習,修滿學分、通過答辯后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GCT考試包含工程碩士、農業推廣碩士、風景園林碩士等專業。其中,電子與通訊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可不受工作年限限制。GCT科目是四門:語言表達能力、數學基礎、邏輯推理、英語。
10月聯考(含GCT考試)在每年7月份報名、10月底考試。
除了GCT,10月聯考還有教育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公共衛生碩士等十幾專業可以報考。
B: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授予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博士學位的規定》(學位[1998]54號)等有關文件,我們國家的在職研究生,如果要獲得國家學位委員會的碩士或者博士學位,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獲得:
① 在職人員參加"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每年10月份舉行,也稱“十月聯考”),并被招生院校錄取后,采取入校不離崗的形式,進行不脫產或半脫產學習,修完所要求的學分,撰寫學位論文并通過論文答辯后獲得相應的專業學位或其他學位(如高等學校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等)
② 同等學力人員通過各種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或自學等其它方式學習研究生課程,并通過學位授予單位組織的課程考試和國家組織的"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外國語水平和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每年5月份舉行,也就是同等學力申碩所需要參加的“五月統考”),撰寫論文并通過答辯后獲得碩士學位
簡單來說,按照國家的正式說法,在職研究生是指“在職不脫產或者半脫產學習、讀書,并獲得了碩士學位的人”,才能稱之為在職研究生
但是,如果按照目前社會上的實際情況,或者老百姓的理解——不需要在上班時間去學校上課、利用業余休息時間讀研究生的,就是在職研究生。如果按照這種學習形式來區分,大家所知道的在職研究生除了上面的兩種,還有另外兩種:
③ 在職人員讀各種各樣的所謂“研究生班”(實際上是“研究生課程進修班”),不需入學考試,也沒有學歷要求。這種在職研究生所謂畢業之后,只能拿到所讀院校的“結業證書”。
④ 在職人員參加1月份的全國研究生統考,報讀部分學校的極少數可以在職學習的管理類專業(主要是MBA、MPA、法律碩士等極少數幾個類別)的研究生,順利考上被錄取后,畢業后可以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雙證)。這種“在職研究生”僅僅是學習形式是業余學習,但入學考試標準與全日制普通研究生一樣,而且因為專業少、招收人數極少,所以競爭異常激烈,其考試通過難度遠超同學校、同專業的傳統全日制研究生。